人勤春來早,創文正當時。在“學雷鋒紀念日”來臨之際,市委黨校(大巴山干部學院)常務副校(院)長杜輕舟帶隊前往天星湖社區開展創文工作,實地察看了解社區創文工作開展、文明宣傳、行為規范、垃圾清運等情況。他強調,創建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一塊“榮譽獎牌”,更是為了提高市民道德修養和文明習慣,提升生活“質感”。他指出,社區要發揮好“頭雁”作用,從思想引領、機制建設、監督管理三個方面抓好創文工作。
一要扭緊思想“總開關”,變“幫他做”為“自己做”。社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,都不能放棄對肌體健康所負有的責任。歸根結底,社會的文明進步取決于每個人的文明進步。一是突出黨建引領。市委黨校領導班子成員要每周帶頭開展一次創文工作,深入街道社區,農戶院壩發現問題、協調解決問題。社區要常態化組織轄區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開展政策宣傳、清潔衛生、文明交通勸導等志愿服務。二是突出思想引領。引導群眾以“主人翁”心態對待和參與文明城市創建。通過喇叭宣傳、集中宣講、觀看影片、實踐指導等方式,常態化、多樣化開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,激發他們“愛干凈、講衛生、守文明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真正改變“反正有人掃”的不正心態和“你說你的,我扔我的”的不良行為,讓群眾主動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來。
二要扭住機制“總抓手”,變“管不住”為“管得好”。機制如同一把“剪刀手”,無時無刻都對鄉風文明這棵“樹苗”進行修剪,多余的部分剪去,適當的地方任其自由生長,只要手法好,“盆景”也可變為一道“風景”。一是張貼“紅黑榜”。將房屋整潔干凈、習慣文明、作風樸素的居民列入“紅榜”通報表揚,出現亂扔垃圾、環境臟亂差等不文明行為的居民列入“黑榜”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。二是建立“道德銀行”。探索設立“道德銀行”,從道德評價量化入手,從“遵紀守法行為文明”“熱心公益支持發展”“誠實守信勤勞致富”“家庭和睦鄰里團結”等方面每季度開展一次自評和互評,根據積分領取相應的獎勵,大力弘揚“好人好報,德者有得”的傳統美德。三是完善獎懲機制。對表現良好的家庭,評定“文明家庭”并頒發牌匾;對表現不文明的,社區派專人入戶,對家庭成員開展精神文明宣傳教育,屢次教育后仍不整改的,懲罰其打掃社區公共衛生。通過一系列機制管理,徹底改變隨地吐痰、亂扔垃圾、滿口粗話的惡習,讓鄉風文明之花開在老百姓腳下。
三要扭好監管“總閥門”,變“看不見”為“看得清”。監督管理是文明城市創建的“日課”和“必修課”。一是發揮網格員作用。社區網格員是與居民打交道最多的人。要充分發揮網格員居民生活“百事通”、社區安全“千里眼”和化解矛盾“萬能手”的作用,加強對道德文明的宣傳講解,對不文明行為的批評制止,對社區創文的監督管理等工作。二是落實“門前三包”制度。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制度,按照“誰家門前誰負責”,確保門前環境整潔,無亂堆亂碼、亂搭亂建、亂丟亂倒等行為。三是發揮“十戶聯?!睓C制作用。每戶培養一個政策明白人,加強文明城市創建的宣傳力度和監督力度,形成“文明習慣大家評”的良好風氣。
杜輕舟還帶隊開展了社區環境和居民衛生整治,開展了文明城市創建、疫情防控和春季防火等宣傳。他表示,市委黨校將繼續大力支持天星湖社區文明創建,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居民提出的問題,持續鞏固創文成果。